本週,三首由人工智能創作的歌曲相繼在音樂榜單上取得佳績,成功登頂 Spotify 和 Billboard 的熱門榜單。其中,由 Breaking Rust 創作的《Walk My Walk》和《Livin’ on Borrowed Time》在美國 Spotify 的 “病毒50” 榜單上名列前茅,而一首名爲《We Say No, No, No to an Asylum Center》的荷蘭反移民歌曲則在 Spotify 的全球榜單上奪得冠軍。Breaking Rust 還在全球榜單中佔據前五的位置。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Walk My Walk》歌詞中有一句 “如果你不喜歡我的說話方式,那你可以去走你的路”,似乎在挑戰反對人工智能音樂的人。令人意外的是,這首荷蘭反移民歌曲在衝上榜單後不久就從 Spotify 和 YouTube 上消失了,歌曲的版權持有者表示並不是平臺的原因,而 Broken Veteran 則表示他對此情況感到困惑,並希望能儘快恢復音樂的發佈。
根據 Deezer 最近的一項研究,人工智能生成的音樂正以驚人的速度增長,每天在該平臺上上傳的 AI 音樂達到了5萬首,佔所有提交音樂的34%。這三首歌曲並不是首個引發廣泛關注的 AI 創作作品,早在夏季,一支名爲 Velvet Sundown 的團隊便通過 AI 音樂積累了超過一百萬的流媒體播放量。
人工智能音樂的興起也得益於其快速傳播的能力,許多創作者利用 DistroKid 等在線音樂分發服務,將自己的 AI 作品上傳至主要平臺。這些平臺的政策對於 AI 創作內容較爲寬鬆,使得越來越多的個人創作者能夠在家中創作音樂並迅速發佈。
在一項針對9000人的調查中,有97% 的人無法分辨出 AI 生成的音樂與人類創作的音樂之間的差異。這顯示出人工智能音樂的質量已經有了顯著提升,很多作品與人類創作的音樂幾乎難以區分。
劃重點:
🎵 近期三首 AI 創作的歌曲登頂 Spotify 和 Billboard 榜單,標誌着人工智能音樂的崛起。
📈 每天在 Deezer 平臺上傳的 AI 音樂數量達到5萬首,佔總提交音樂的34%。
🔍97% 的人無法分辨 AI 生成的音樂與人類創作的音樂,顯示出 AI 音樂質量的顯著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