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4日舉行的2025年中國華電新型電力系統技術創新論壇上,中國華電正式發佈了其最新研發的“華電智”大模型。這一模型在人工智能與預測應用方面表現突出,標誌着中國在電力行業智能化轉型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華電智”大模型全球首創了徑流預測大模型,顯著提升了水能利用的預測精度。這項技術讓烏江流域的水能利用率從近十年的均值5.8% 提升至10.8%。該模型還被納入國務院國資委首批中央企業人工智能戰略性高價值場景,顯示出其在國家能源戰略中的重要地位。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此外,在自適應協同運行方面,“華電智”大模型實現了百萬千瓦機組的無斷點自啓停控制和寬負荷自動巡航技術,處於行業領先地位。這一系列技術的研發,不僅提升了發電設備的運行效率,變負荷速率達到了2.2%,操作量則大幅減少了超過80%。這樣的創新對於降低運營成本、提升整體效率具有深遠的意義。
在檢修與維護方面,“華電智” 大模型同樣表現不俗。該模型集成了 AI 與專業分析決策推理能力,構建了電力領域首個全專業、多場景應用的技術監督模型。目前,隱患分級的準確率已經超過94%,檢修排程的可用率高於90%,極大提升了設備的可靠性。
在招標採購環節,這一模型也展現了強大的智能輔助能力,實現了對複雜品類如風電機組和化學產品的智能評審,將評審週期縮短至 “小時” 級,準確率達到90% 以上,極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不僅如此,“華電智” 還在設備主動感知和規劃設計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故障預警精度超過95%,巡檢時長縮短超60%,爲能源的數字化轉型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華電智” 將繼續推動人工智能在水風光等高價值場景中的應用,爲中國的能源數智化轉型和數字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