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9月9日,市場監管總局在例行發佈會上透露,目前我國已發佈人工智能國家標準30項,並正在制定84項,涵蓋基礎軟硬件、關鍵技術、行業應用和安全治理等多個領域。這些標準的發佈和研製將爲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提供更爲完善的規範和指引。

在過去的一年中,國家標準委在多模態大模型、智能體、具身智能等前沿領域發佈了10項國家標準,並立項了48項技術文件,以加速技術創新與落地。這些新發布的標準包括 “AI 服務器性能測試方法” 和 “異構加速器統一接口” 等,它們將算力測評和軟硬件接口進行了統一,進一步夯實了國產 AI 生態的基礎。此外,中國牽頭立項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風險處理指南》國際標準,旨在將 “中國方案” 推向全球,爲國際 AI 治理提供中國智慧。
自2021年全國機器人標準委員會成立以來,我國已發佈國家標準126項,並有41項正在研製。這些標準覆蓋了工業、服務、人形、教育等多個領域,構建了一個 “基礎通用、零部件、整機、系統集成、行業應用” 五位一體的標準框架,有力支持了整個產業的規範發展。
在此次發佈會上,國家標準委特別強調了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發展,表示正在全力推動15項人形機器人國標的研製。這些標準將重點圍繞人形機器人的安全、驅動技術、數據利用等方面進行攻關,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