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3日,中國人民大學與百川智能共同成立了"大模型聯合實驗室",旨在推動大模型技術的創新和發展。

聯合實驗室的成立標誌着雙方將在大模型預訓練、對齊、檢索增強、智能體、多模態等前沿技術領域展開深入合作。中國人民大學將利用其在大模型研究上的人才和技術優勢,與百川智能在工程和產品研發方面的力量相結合,共同推進相關技術的研究和應用。
未來,雙方期望通過多層次、多領域和多形式的合作,在科學研究、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突破,爲中國大模型技術的發展做出貢獻。
阿里雲百鍊宣佈自2025年11月13日起,通義千問3-Max模型核心調用費用減半,並優化緩存計費策略,大幅降低企業AI應用成本。此舉旨在降低大模型使用門檻,加速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字節跳動大模型團隊研究員任某某因多次泄露公司保密信息被辭退。他在知乎擁有8萬粉絲,曾頻繁發佈內部研發細節,引發關注並導致公司紀律審查。高調分享最終釀成職業危機。
OpenAI發佈GPT-5.1,標誌AI競賽進入"情商融合"新階段。模型重點強化情緒價值、個性化交互與人性化表達,解決用戶反饋的"AI冰冷"問題。採用雙模型架構:Instant模式快速響應,Thinking模式深度思考。全球分批推送中,付費用戶3個月內可繼續使用GPT-5過渡。
月之暗面開源AI代理框架Kosong,以輕量靈活特性助力下一代智能體開發。該框架通過統一抽象層解決工具碎片化問題,簡化開發流程,旨在打通大模型與實際應用場景,引發開發者社區廣泛關注。
騰訊雲宣佈將於2025年11月24日下線DeepSeek-V3和DeepSeek-R1模型,屆時停止所有接入服務。官方建議用戶遷移至最新穩定版本,以配合大模型技術持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