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Fireflies.ai 的聯合創始人 Sam Udotong 在社交媒體上披露,公司的早期運營方式引發了公衆的關注與討論。他透露,Fireflies.ai 成立於2017年時,曾對客戶聲稱其產品是一款能夠自動加入會議的人工智能。然而,實際情況卻大相徑庭,Udotong 與他的合夥人實際上是在會議中靜靜聆聽並手動記錄筆記的兩名人類。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Udotong 解釋道,儘管他們在宣傳中提到 AI 參與會議,但他們認爲早期的測試用戶是明白 “人類在參與” 的。儘管如此,這一做法仍然引發了嚴重的隱私問題,並讓人質疑其是否構成了欺詐行爲。許多用戶相信他們使用的是一款高科技的 AI 工具,而不是依賴人工操作的簡單記錄方式。
這一內幕曝光後,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尤其是在對人工智能及其應用日益關注的當今社會。人們開始反思在技術日益發達的背景下,企業在推廣產品時所採取的透明度與誠信問題。對於 Fireflies.ai 來說,這樣的歷史回顧不僅是對公司發展歷程的反思,也可能影響其未來的信譽。
在經歷了這樣的披露後,Fireflies.ai 是否能繼續贏得用戶的信任,以及公司如何向公衆傳達其真實的產品能力,都是接下來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劃重點:
🌟 早期 Fireflies.ai 聲稱使用 AI 加入會議,實際上是兩位創始人手動記錄。
🤖 創始人稱早期用戶瞭解 “人類在參與”,但隱私問題引發質疑。
🔍 這一內幕曝光引發公衆對 AI 產品透明度的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