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舉行的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正式發佈文心大模型5.0,並將其定義爲“統一的原生全模態模型”——這一命名不僅宣告百度在多模態AI領域的技術躍遷,更標誌着國產大模型正式邁入“文本、圖像、聲音深度融合、原生協同”的新紀元。
原生全模態:不是“拼接”,而是“共生”
區別於行業主流的“多模態拼接”方案(如先用視覺模型識別圖像,再由語言模型生成描述),文心5.0從底層架構實現文本、圖像、語音的統一表徵與聯合訓練。這意味着模型不再“先看再想”,而是“邊看邊聽邊理解”,能自然處理“描述這張照片中人物的情緒變化”或“根據這段旋律生成匹配的詩歌”等跨模態複雜任務。李彥宏強調:“它具備真正的自我學習與迭代能力,推理效率和泛化性能顯著提升。”
千帆平臺全面開放,開發者一鍵調用
即日起,文心大模型5.0已上線百度智能雲千帆大模型平臺,企業與開發者可直接調用其全模態能力,快速構建智能客服、AI創作、工業質檢、多模態搜索等應用。百度同步優化了API響應速度與成本結構,推動大模型從“能用”走向“好用、易用、低成本用”。
“智能本身就是最大的應用”
李彥宏在演講中重申其核心理念:“過去我們總在找AI的‘殺手級應用’,但今天我要說——智能本身就是最大的應用。” 他認爲,大模型不應侷限於單一場景,而應像水電一樣融入操作系統、搜索、辦公、出行等全棧產品。未來,百度將把文心5.0深度嵌入文心一言、百度搜索、小度音箱、Apollo自動駕駛等全系產品,實現“無處不在的智能”。
戰略意義:國產大模型的範式突圍
在全球大模型仍以語言能力爲主戰場之際,百度選擇以“原生全模態”爲突破口,不僅規避了純文本賽道的同質化競爭,更契合中國產業對視覺+語言+語音融合落地的迫切需求——如智能工廠的圖文工單理解、醫療影像的多模態診斷輔助、教育場景的“看圖說話”互動教學等。
AIbase認爲,文心大模型5.0的發佈,是百度對“智能如何真正服務現實世界”的一次系統性回答。當AI不再需要“切換模式”就能理解人類的圖文混合表達,人機交互的自然度將實現質的飛躍。而這場由百度引領的“原生多模態革命”,或將重新定義下一代大模型的技術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