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癌症、心血管與神經系統等慢性疾病持續上升,全球對精準高效診斷工具的需求急劇增長。根據研究機構 DelveInsight 最新報告,全球AI醫療影像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4年的16億美元飆升至2032年的約13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約29%。這一增長勢頭得益於技術突破、政府支持與資本加碼。

報告指出,深度學習、機器學習與計算機視覺的快速進步正顯著提升影像診斷的準確性與效率。AI不僅能輔助醫生髮現細微病變,還可通過預測分析優化治療決策,大幅縮短診斷時間,改善患者預後。

從產業格局看,通用電氣醫療(GE HealthCare)、西門子醫療、飛利浦、富士膠片、佳能醫療、IBM Watson Health、Aidoc、Qure.ai 等國際巨頭正積極佈局AI影像業務,並通過併購與合作加速創新落地。市場競爭正從“設備智能化”轉向“系統協同化”,軟件算法與臨牀整合成爲新焦點。

北美在該領域依舊佔據主導地位,2024年市場份額高達42%。美國憑藉雄厚的醫療基礎、AI研發投入與FDA 加速審批機制,成爲全球AI影像應用的中心。歐洲則以德國、英國、法國爲代表,加快推進數字醫療轉型與精準醫學落地;而亞太地區增長最爲迅速,中國、日本、韓國與印度正大力投資AI診斷基礎設施,推動醫療智能化普及。

此外,政府的資金支持與監管改革同樣助推行業前進。各國紛紛推出資助計劃與創新政策,鼓勵AI醫療影像研發與應用。例如,美國FDA近期批准多款AI影像工具,包括 RapidAI Lumina3D 與 Nerveblox 系統,爲行業提供強勁背書。

未來,AI醫療影像有望成爲醫療體系中的核心環節,從“輔助醫生”走向“協同診療”。

劃重點:

🧠 全球AI醫療影像市場規模預計2032年達130億美元,年均增長約29%。

🏥 北美領先、亞太增長最快,頭部廠商加速算法與臨牀深度融合。

💰 技術創新與政府資助雙驅動,AI正從輔助工具邁向核心診斷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