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洛圖科技(RUNTO)最新發佈的數據,2025年前三季度,中國智能音箱市場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總銷量已達1054萬臺,全年有望衝擊1420萬臺。然而,在這波增長浪潮之下,一個關鍵信號正引發行業深思——搭載AI大模型的智能音箱滲透率僅爲33%,意味着近七成設備仍停留在基礎語音交互階段,真正的“智能化”尚未全面落地。

超級小愛”引爆高端市場,大模型成新賣點

今年,小米推出的首款大模型智能音箱“超級小愛”一經上市便迅速走紅,成爲高端市場的現象級產品。它不僅能理解複雜語義、實現多輪上下文對話,還能深度聯動米家生態,完成如“打開客廳燈並調暗到30%”這類高階指令。這一突破讓市場看到,當AI大模型與家居場景深度融合,智能音箱正從“語音遙控器”蛻變爲家庭AI中樞。

HomePod,蘋果,智能音箱,Siri

研究機構指出,AI大模型在智能家居控制、知識問答、內容生成等場景中展現出顯著優勢,將成爲驅動高端產品銷量的核心引擎。尤其在年輕家庭和科技嚐鮮羣體中,具備上下文理解、個性化推薦甚至情感交互能力的音箱,正逐步建立差異化競爭力。

1420萬臺背後:智能化仍有巨大缺口

儘管全年銷量預期樂觀,但33%的大模型滲透率也暴露出行業瓶頸。當前多數產品仍依賴雲端關鍵詞匹配,缺乏本地化推理能力和場景自適應邏輯,導致用戶體驗“智能感不足”。對此,業內專家認爲,未來競爭焦點將從硬件參數轉向場景定製與情感化服務。

例如,面向銀髮羣體的健康提醒與語音陪伴、針對兒童的教育互動與行爲引導、以及面向獨居人羣的情緒識別與應急響應等功能,將成爲下一階段產品創新的關鍵方向。這些“軟性智能”不僅提升用戶黏性,也將真正定義“智能音箱”的價值邊界。

AI音箱的下半場:從連接設備到理解人

智能音箱市場已告別野蠻生長,進入以體驗爲核心的精耕階段。技術迭代固然重要,但更關鍵的是對用戶真實需求的洞察——人們需要的不再是一個會說話的盒子,而是一個懂生活、能共情、可信賴的家庭夥伴。

隨着大模型輕量化、端側推理能力提升以及多模態交互成熟,AI音箱有望在2026年迎來滲透率拐點。而此刻的33%,或許正是爆發前夜最值得期待的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