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僅一個月便引爆全球,OpenAI的AI視頻生成應用Sora正迎來關鍵轉折點。面對用戶激增與算力成本的雙重壓力,項目負責人比爾·皮布爾斯(Bill Peebles)近日在X平臺宣佈:Sora的每日30次免費生成額度將逐步減少,同時推出付費選項與創作者分成計劃,標誌着這款現象級產品正式邁入商業化深水區。

免費額度收縮:GPU資源告急下的必然選擇

“如果我們不採取行動,GPU資源將無法支撐如此龐大的需求,”皮布爾斯坦言。目前Sora雖仍處邀請制階段,但僅在美國和加拿大已實現超200萬下載量,用戶日均生成視頻請求遠超預期。爲保障服務穩定性與生成質量,OpenAI決定動態下調免費額度——具體調整節奏將根據負載情況透明公佈。

image.png

4美元10次:重度用戶可即時擴容

爲滿足創作者、營銷人員等高頻用戶需求,Sora已在蘋果App Store上線付費包:用戶可花費4美元購買10次額外生成機會。這一設計既避免“一刀切”影響輕度用戶,又爲專業創作者提供靈活擴容路徑,被視爲平衡體驗與成本的關鍵舉措。

創作者經濟啓動:Cameos將可變現

更具戰略意義的是,OpenAI正籌備版權合作與創作者分成機制。未來,影視公司、IP持有者或名人可授權其角色、形象用於Sora的“Cameos”功能(即AI數字分身),並從相關視頻生成中獲得收益。皮布爾斯透露,平臺將優先向早期創作者開放該計劃,首批試點預計年內啓動。

這一模式若成功,Sora將從“工具平臺”進化爲“內容經濟生態”——用戶生成視頻、版權方獲得授權費、OpenAI收取服務費,形成三方共贏的新型AI內容價值鏈。

商業化≠體驗降級,透明成關鍵承諾

儘管免費資源收緊,OpenAI強調將保持高度透明:所有調整將提前公告,付費選項完全自願,且基礎功能仍對普通用戶開放。在AI視頻生成競爭白熱化的當下(Runway、Pika、Luma等競品環伺),Sora正試圖以可控商業化+創作者激勵構建長期護城河。

當AI視頻從“技術演示”走向“日常創作”,Sora的這一步,或許正是其從爆款應用蛻變爲可持續平臺的關鍵一躍。而用戶手中的每一次生成,未來都可能成爲創作者經濟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