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靜悄悄的革命正在日本企業界上演。當大多數公司還在與紙質發票和Excel表格苦苦搏鬥時,一家名爲LayerX的AI初創公司卻已經悄然崛起,用人工智能的利劍直刺傳統後臺運營的痛點。
這家成立僅7年的日本AI SaaS獨角獸企業剛剛完成了一筆令業界矚目的B輪融資,成功斬獲1億美元資金。更值得關注的是,這輪融資由美國科技巨頭TCV領投,這也是這家美國基金首次投資日本初創企業,足見LayerX的非凡潛力。
LayerX的成功並非偶然。日本正面臨着人口老齡化加劇、勞動力短缺、生成式AI技術興起,以及2023年電子發票制度實施等多重挑戰,這些因素如同完美風暴般推動着企業加速財務、稅務、採購和人力資源等後臺業務的自動化轉型。然而殘酷的現實是,只有16%的數字化轉型項目能夠成功,在傳統行業中這一比例更是低至4-11%。領導層承諾不足、企業文化僵化以及數字化人才缺乏成爲橫亙在轉型路上的三座大山。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LayerX以其AI SaaS平臺異軍突起,爲企業提供後臺自動化的完整解決方案。公司雖然拒絕透露具體估值,但表示無論是估值還是融資規模都創下了日本7年初創企業B輪融資的歷史記錄。除了領投方TCV,三菱UFJ銀行、三菱UFJ創新合夥人、JAFCO集團、Keyrock Capital、Coreline Venture和JP Investment等知名投資機構也紛紛加入這輪融資,使公司累計融資總額達到1.922億美元。
LayerX的核心武器庫包括三大法寶。首先是Bakuraku平臺,這是一個企業支出工作流自動化的智能引擎,涵蓋費用管理、發票處理和企業卡運營等功能,目前已服務超過15000家企業。其次是與三井物產合作開發的零售數字證券投資平臺Alterna。最後是其生成式AI解決方案Ai Workforce,專門爲企業工作流優化和數據利用而生。
公司創始人福島良典是一位連續創業者,曾在東京大學學習機器學習,此前創辦的新聞應用Gunosy成功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2018年,他敏銳地發現了日本企業工作流中的一個重大瓶頸——紙質發票處理,這一洞察促使團隊果斷轉向SaaS領域,推出了AI驅動的Bakuraku平臺。
福島良典在接受TechCrunch採訪時表示,儘管數字化浪潮洶涌澎湃,但許多日本企業在費用報銷和發票處理方面仍然嚴重依賴紙質文檔和Excel表格。在國內市場,LayerX主要與Money Forward Cloud Keihi、freee和Rakuraku Seisan等對手競爭。在全球舞臺上,則要面對SAP Concur、Rippling、Brex、Ramp、Spendesk和Airbase等強勁對手的挑戰。在AI Workforce領域,Harvey等競爭對手同樣不容小覷。
Bakuraku平臺的殺手鐗在於其AI驅動的用戶體驗。公司持續升級自動錄入和文檔分割等自動化功能,同時大力投資AI代理和AI賦能的業務流程外包服務。其技術團隊堪稱豪華,匯聚了超過12名前CTO和一位Kaggle特級大師。Bakuraku提供的是一個全面集成的解決方案,涵蓋費用管理、發票處理、企業卡、工作流、電子賬本合規、考勤和應收賬款等所有環節。
這家7年曆史的公司展現出了驚人的增長速度。在2023年11月完成A輪融資後不到兩年時間裏,就成功完成了B輪融資。其旗艦產品Bakuraku Suite的增長軌跡更是令人矚目。福島良典透露,公司在2024年2月突破了10000家客戶大關,到2025年4月已經達到15000家,企業客戶比例持續上升。員工規模也從2023年10月的約220人激增至2025年7月底的430人左右。
LayerX正在以史無前例的速度衝刺6800萬美元年收入目標,這一數字相當於100億日元,有望成爲日本歷史上達成這一里程碑最快的SaaS公司。福島良典自信地表示,公司提前完成了被業界譽爲增長基準的T2D3指標,預計將在不到5年的時間內打破此前國內8年才能達成的記錄。
在客戶名單上,Ai Workforce已經贏得了三井物產和三菱UFJ銀行等重量級客戶的青睞,而Bakuraku則爲一風堂、愛麗思歐雅瑪、帝國酒店和積水化學等知名企業提供服務。
展望未來,LayerX的雄心壯志清晰可見。公司制定了到2030財年實現約6.8億美元年度經常性收入的宏大目標,其中預計約一半收入將來自AI代理業務。與此同時,公司計劃在2028年前將員工規模擴展至約1000人,爲這場後臺運營革命儲備充足的人才彈藥。
在數字化轉型的大潮中,LayerX正以AI爲帆,乘風破浪向着改寫日本乃至全球企業後臺運營格局的目標全速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