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亞馬遜去年招募AI初創公司Adept的創始團隊時,這一舉動開創了業界先河,成爲"反向收購"模式的典型案例。這種新興交易結構不同於傳統收購,大公司只僱傭初創公司核心團隊成員並獲得技術授權,而非完全收購整家公司。

Adept聯合創始人兼前CEO大衛·欒隨後執掌亞馬遜全新的AGI實驗室。在最近接受The Verge採訪時,雖然話題主要圍繞亞馬遜的AI智能體願景展開,但記者亞歷克斯·希思也詢問了他對反向收購趨勢的看法。

亞馬遜 (2)

面對質疑,欒坦然迴應道,他希望自己"更多地被銘記爲AI研究創新者,而非交易結構創新者"。不過他也爲這種模式辯護,認爲像亞馬遜這樣的公司"在人才和算力兩個層面快速聚集關鍵資源"是"完全理性"的選擇。

至於爲何願意離開自己的初創公司投靠亞馬遜,欒給出了令人深思的答案。他坦言,並不想將Adept打造成"一家只銷售小型模型的企業級公司",因爲他的目標更爲宏大——解決"通向AGI的四個關鍵研究難題"。

欒進一步解釋了選擇亞馬遜的核心原因:"這四個難題中的每一個都需要數百億美元級別的計算集羣來支撐研究。除此之外,我還能通過什麼途徑獲得這樣的機會?"

這番話揭示了當前AI研發領域的殘酷現實:通用人工智能的突破不僅需要頂尖人才,更需要天文數字般的資金投入和算力支撐。對於懷揣AGI夢想的研究者而言,與其在資源受限的初創環境中艱難前行,不如藉助科技巨頭的平臺實現更大抱負。

欒的表態也從側面印證了反向收購模式興起的深層邏輯:在AI軍備競賽日趨激烈的當下,既能保持創新活力又能獲得充足資源的合作方式,正成爲行業新寵。這種模式讓初創公司創始人既能繼續追求技術理想,又無需承擔獨立運營的巨大壓力,可謂一舉兩得。

隨着更多類似交易的涌現,反向收購或將重新定義科技行業的人才流動格局,成爲連接創新與資源的重要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