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騰訊雲宣佈正式上線DeepSeek-V3.1版本。這一新版本不僅爲企業和開發者提供了更穩定、更優質的服務,還通過騰訊雲智能體開發平臺(ADP)和TI平臺同步上線,進一步降低了智能體構建的門檻,推動了AI技術的廣泛應用。

騰訊雲DeepSeek-V3.1版本的發佈,標誌着AI技術在雲服務領域的又一次重要進步。企業和開發者現在可以通過騰訊雲直接調用新版模型的API接口,享受更高效、更智能的服務體驗。此次上線的新模型不僅在技術上取得了顯著提升,還在多個實際應用場景中展現出了強大的性能和靈活性。

騰訊雲智能體開發平臺(ADP)也接入了新版DeepSeek-V3.1模型。該平臺內置了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算法、工作流和智能體開發能力,用戶可以快速搭建專屬智能體應用。通過導入文檔或問答對,智能體能夠對接企業多模態知識,實現穩定精確的知識問答效果。此外,平臺還支持畫布式靈活編排工作流,可快速將企業系統API接入智能體,確保智能體輸出更穩定可控。

微信截圖_20250822142104.png

騰訊雲TI平臺也第一時間上架了DeepSeek-V3.1模型,用戶可以基於TI平臺快速部署專屬服務,滿足企業的個性化需求。TI平臺在業內率先支持DeepSeek全系模型的企業級精調與推理全鏈路功能,爲金融、醫療、製造、零售等多個行業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AI模型構建及應用方案,進一步降低了企業在大模型應用中的技術門檻和研發成本。

DeepSeek-V3.1版本在工具調用和智能體支持上進一步增強,思考效率也得到了顯著提升。新版本採用了混合推理架構,一個模型同時支持思考模式與非思考模式。相比之前的DeepSeek-R1-0528版本,DeepSeek-V3.1-Think能夠在更短時間內給出答案。測試結果顯示,經過思維鏈壓縮訓練後,V3.1-Think在輸出token數減少20%-50%的情況下,各項任務的平均表現與R1-0528持平。同時,V3.1在非思考模式下的輸出長度也得到了有效控制,能夠在輸出長度明顯減少的情況下保持相同的模型性能。

此外,DeepSeek-V3.1在編程智能體上也取得了顯著進步。在代碼修復測評SWE與命令行終端環境下的複雜任務(Terminal-Bench)測試中,DeepSeek-V3.1相比之前的DeepSeek系列模型有明顯提高。這表明新版本在處理複雜編程任務時更加高效和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