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水利部在 “水利標準 AI 大模型” 的發佈會上,宣佈該模型已成功投入使用,標誌着我國水利標準化管理進入智能化新階段。該模型由中國水科院自主研發,整合了豐富的多源數據,爲水利領域的標準制定和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這款 AI 大模型以 “SkyLIM” 體系爲基礎,搭載了 “海量知識庫 + DeepSeek/Qwen 雙模型 + 標準服務” 的技術架構。通過運用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和多模態數據融合等前沿技術,它實現了水利標準在立項、制定、實施和監督等全過程的數字化管理。這一創新填補了我國水利標準化領域在智能化工具方面的空白,展示了 AI 技術在水利管理中的應用前景。

元宇宙 科幻 賽博朋克 繪畫 (3)大模型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據瞭解,該模型整合了超過1800項水利水電標準,以及500多項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此外,它還包括 “十三五” 和 “十四五” 期間的水利科研成果,以及《水利學報》和《水科學進展》等核心期刊的論文,甚至還涵蓋了近10年的水利技術專利和科技成果推廣目錄。這些多樣的數據資源將爲標準的制定和管理提供豐富的支持。

在實際應用中,水利標準 AI 大模型的表現十分優異。查重比對的準確率超過96.7%,標準編制效率提升了2.5倍,評估和審查效率提高了3倍,標準檢索的準確率達到了99.5% 以上,效率提升了5倍。這一切都有效提升了水利標準管理的整體效能,爲行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展望未來,水利部將繼續加大對 AI 技術的研發力度,進一步擴充資源和知識庫,並實施動態管理。這將爲水利標準的智能化管理實踐奠定更爲堅實的基礎,爲我國水利行業的現代化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