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目前正努力推進一輪高達400億美元的融資,這筆鉅額資金由日本軟銀領投,並設定了一個嚴格的條件:OpenAI 必須在2025年年底前完成向盈利性公司的轉型。如果轉型成功,公司的估值將有望飆升至3000億美元,成爲人工智能領域的 “獨角獸之王”。
然而,這筆資金並非唾手可得。如果 OpenAI 未能按期實現轉型,融資額度將縮水至200億美元,這一條件無疑爲公司的改組之路增添了巨大的壓力。初步的100億美元融資已經確定,但後續的300億美元則完全取決於公司的表現。軟銀希望通過這一舉措,推動 OpenAI 加速轉型,從而確保其投資回報。

轉型之路的最大障礙在於微軟的態度。作爲 OpenAI 的最大股東,微軟持有大量股份,且對改組擁有否決權,而微軟似乎並不願意輕易放手。此外,加州總檢察長的審查也爲這一變革增添了法律和監管層面的不確定性。更令人關注的是,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與 OpenAI 之間的恩怨,馬斯克通過訴訟試圖阻止改組,進一步增加了不確定性。
OpenAI 如今不僅僅是在追求資金的注入,更是在尋求生存。公司每年虧損數十億美元,用於訓練 AI 模型和運營系統,同時還計劃投入180億美元建設數據中心。如果只能獲得200億美元的融資,公司的財務狀況將愈加緊張,未來的發展計劃可能面臨重大調整。
儘管如此,OpenAI 預計其收入將實現驚人增長,從去年的37億美元激增至今年的127億美元,明年預計將再翻倍達到294億美元。儘管如此,公司預計要到2029年才能實現現金流正值,依舊需要持續投入以保持技術領先。
這場融資博弈不僅關乎 OpenAI 的未來,也折射出整個 AI 行業競爭的激烈。若 OpenAI 能夠成功轉型,將進一步鞏固其行業地位;但若失敗,或將面臨資金困境,迫使其尋找新的生存之道。400億的融資成敗,將在年底揭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