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中國科學院深海研究所及浙江大學共同研發的深海小型多模態機器人,成功在國際學術頂刊《科學・機器人》上發表。這款機器人在海洋探索和科研領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特別是在深海環境下的應用。

這款深海機器人長不到50釐米,重量僅爲1500克,令人驚歎的是,它能在深達萬米的海底進行多模態運動。這意味着它不僅能夠遊動,還可以滑翔和爬行,展示出卓越的適應能力。在深海這種極端的環境中,傳統的機器人往往會遭遇各種困難,但這款新型機器人在性能上表現優異,令科研團隊倍感振奮。

機器人 電腦  辦公 人工智能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科研團隊經過六年的努力,終於將這一創新成果推向國際學術界。他們表示,這款深海機器人將不僅僅限於探索海洋的奧祕,還將在未來與人工智能相結合,推動深海柔性機器人的發展。這項研究不僅爲深海探索提供了新工具,同時也將爲未來海洋科學研究帶來新的視角和可能性。

隨着科技的不斷進步,深海探索正逐漸成爲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領域。這款機器人所展示出的多模態運動能力,預示着未來在海洋領域的研究將會更加深入和多元化。團隊正在積極探索機器人在不同深海環境下的應用,包括對海洋生態系統的監測和深海資源的開發利用。

在這個過程中,深海機器人不僅是科學家的 “探測器”,更將成爲未來海洋科研的重要助手,幫助人類更好地瞭解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海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