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生成式 AI 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價格戰也在不斷升級。近日,中國科技巨頭阿里巴巴旗下的雲計算部門阿里雲宣佈,旗下多款 AI 產品價格下調,最高幅度達85%。其中,視覺語言模型 Qwen-VL 的降價幅度最爲顯著。這一舉措標誌着中國主要科技公司在 AI 領域的競爭日趨白熱化。

在過去一年半里,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華爲以及字節跳動等公司紛紛推出大型語言模型。由於各家公司所推出的產品差異不大,競爭主要轉向了價格。8月,OpenAI 首次發起了價格戰,隨後谷歌也迅速跟進,對其 Gemini1.5Flash 模型降價高達78%。不僅如此,兩家公司還推出了價格更低、功能簡化的模型,以應對市場競爭。

另一方面,Anthropic 公司採取了更爲複雜的定價策略。他們在推出新型小規模 Haiku 模型時上調了價格,寄希望於其卓越性能。但同時,他們也發佈了一款名爲 Sonnet3.5的新模型,其價格僅爲旗艦模型 Opus 的一小部分。由於 Sonnet 在許多任務上與 Opus 的表現不相上下,這實質上變相導致了價格的下降,用戶對高價 Opus 的吸引力降低。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AI 模型若想維持高價,就必須具備明顯的競爭優勢。然而,自從 GPT-4問世以來,相關技術的進步主要處於漸進式發展階段。此外,開源模型如 Meta 的 Llama 也正變得越來越強大且高效。最近,中國 AI 初創企業 Deepseek 通過相對較小的投資展示了與 GPT-4和 Claude 相匹配的性能,他們不僅提供有競爭力的 API 價格,還將其模型以開源形式發佈。

在此背景下,OpenAI 正在嘗試高端定價策略,推出了更強大的 o1模型,用戶可通過 ChatGPT Pro 訂閱使用。然而,谷歌目前並沒有計劃推出類似的高端產品。與此同時,OpenAI 似乎在爲其標準 ChatGPT 服務制定逐步漲價的計劃,預計未來五年內成本將翻倍。根據合同,OpenAI 希望在2030年前實現1000億美元的營收,從而宣稱自己已經發明瞭通用人工智能(AGI)。有報道稱,未來 OpenAI 可能會推出月費高達2000美元的更強大模型。

隨着市場競爭加劇,AI 模型提供商正經歷一場消耗戰,只有那些資金充裕或實力強大的公司才能生存下來。

劃重點:

🌟 阿里雲宣佈對多款 AI 產品降價,最高幅度達85%。  

⚔️ AI 行業競爭加劇,OpenAI 和谷歌紛紛降價以爭奪市場份額。  

💰 未來 OpenAI 可能推出高達2000美元的高級模型,尋求營收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