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未來或許不再僅僅屬於人類。今年,人工智能(AI)的應用已經滲透到全球數百萬人的日常生活中,從科幻概念變成了簡化日常活動、優化用戶時間的實用工具。如今,一種新的現象正在興起:AI“藝術家”通過“創作出比人類更有趣的作品”籌集了數百萬美元,這無疑將顛覆傳統的藝術創作模式。

一個名爲Botto的開創性AI設計程序,其生成的計算機作品以數百萬美元的價格售出,這預示着創意領域可能迎來一場革命。據國際媒體報道,自 2021 年創建以來,Botto已創作了 150 多件跨越多個學科的作品,並在拍賣會上累計籌集了超過 500 萬美元。

AI繪畫 抽象藝術 (2)

Botto的創始人之一,德國藝術家馬里奧·克林格曼在線上表示:“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和數據分析的最新進展讓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使用機器的藝術家將能夠創作出比人類更有趣的作品。”

另一位創始人西蒙·哈德森表示,Botto有兩個主要目標。“首先是作爲藝術家得到認可,其次是成爲一個成功的藝術家。”他補充說,這可能包括通過商業、金融、文化甚至精神上的成功,對人們產生“深刻的影響”。

與DALL-E等其他生成式AI圖像程序類似,Botto也基於提示進行操作,但哈德森解釋說,Botto的特別之處在於其初始引導非常模糊,它“通過組合隨機的單詞、短語和符號……來生成圖像”。

Botto每週生成 7 萬個隨機作品,從中選出 350 個提交給由 5000 人組成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該組織投票選出一個作品進行拍賣。哈德森認爲:“Botto打破了孤獨天才藝術家的神話,它展示了藝術作品實際上是一個集體創造意義的過程。” “當你擁有大量AI生成的內容時,這個過程就變得更加重要。”

根據Gartner最近的一項研究,超過70%的發達經濟體的人們已經與AI驅動的系統進行了交互,用於管理日程、在線購物甚至烹飪等日常任務。這意味着AI不僅在簡化我們的生活,也在逐步滲透到更具創造性的領域。

Botto的出現,無疑對傳統藝術界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機遇。AI能否取代人類藝術家?AI生成的作品能否被視爲真正的藝術?這些問題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