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領域,一家名爲World Labs的神祕創業公司正引起廣泛關注。這家由斯坦福大學著名AI教授李飛飛創立的公司,據多方報道,在短短兩個月內完成了兩輪融資。
根據TechCrunch從多個知情人士處獲得的信息,World Labs最新一輪融資由NEA領投,公司估值已超過10億美元。這輪融資金額爲1億美元,此前《金融時報》曾在7月報道過這一消息。

相比之下,World Labs在4月份進行的首輪融資時,公司估值僅爲2億美元。據路透社5月的報道,首輪投資者包括Andreessen Horowitz和加拿大公司Radical Ventures,李飛飛是後者的科學合作伙伴。
World Labs據報道成立於今年4月,僅用四個月就達到了獨角獸級別的估值。這表明投資者仍在持續對由知名AI科學家創立的初創公司進行大額投資,即使這些公司的商業模式尚未得到驗證。
World Labs的目標是創建能夠準確估計真實世界物體和環境三維物理特性的AI模型,從而在無需大量數據收集的情況下實現詳細的數字複製。這一目標在當前由硅谷瘋狂構建的AI驅動世界中可能至關重要,但同時也極具挑戰性。
李飛飛被廣泛譽爲"AI教母",她在今年早些時候的TED演講中討論瞭如何訓練機器開發類人的"空間智能"。
一位熟悉World Labs方法的投資者表示:"世界上存在的三維數據非常少。自動駕駛汽車公司通過行駛數千英里來收集這些數據,然後用於訓練他們的機器。但在其他應用中,比如服務咖啡,根本沒有三維數據。收集這些數據的成本很高,因爲需要收集數據的場景數量龐大。"
World Labs的快速崛起反映了AI領域的幾個重要趨勢:
知名科學家創業受追捧:李飛飛的聲譽顯然爲World Labs吸引了大量投資。
三維數據的重要性:隨着AR/VR、自動駕駛等技術的發展,三維數據的需求日益增長。
AI模型的多樣化:除了語言模型,投資者也在關注其他類型的AI模型,如World Labs專注的空間智能模型。
融資速度加快:從成立到估值超10億美元僅用四個月,反映了AI領域的投資熱度。
商業化挑戰:儘管估值高,World Labs的商業模式仍需時間驗證。
雖然World Labs的具體產品和商業計劃仍未公開,但其快速融資和高估值顯示了投資者對三維AI技術潛力的巨大信心。隨着公司的進一步發展,我們期待看到這項技術如何改變我們與數字世界的交互方式,以及它在各個行業中的具體應用。
